康复机器作为机器人技术与医工技术结合的产物,目标是实现替代/辅助康复治疗师, 简化传统"一对一"的繁重的治疗过程,帮助病患重塑中枢神经系统。目前康复机构配备主要是功能较多、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多自由度的牵引式/悬挂式康复机器人,但近年来在此基础上技术升级的穿戴式康复机器人即外骨骼机器人异军崛起。机器人在康复及疗养领域上有着巨大的潜力,这类系统不仅能够对行动障碍进行治疗(如由中 风、创伤性脑损伤及其它损伤引起的行动障碍),也能够作为社会与行为障碍的干预与治疗工具,包括自闭症类群、多动症等,未来还将朝着促进原居安老、推迟老年痴呆症的发生,通过陪护缓解老年人孤独的方向上进一步发展。
全球康复机器人市场呈高速增长态势,四大因素导致国内外行业发展差距大
2015 年全球康复机器人销售额(行业规模)为 5.77 亿美元,保守预计到 2020 年, 市场规模将达到 17.3 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 24.51%。其中北美市场约 9.3 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约 1.5 亿美元,造成康复机器人市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规模及增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产品接受度及厂商研发投入、政府支持力度、医疗保健支出及饮食种族导致的中风发病率。
国外康复机器人行业迎来外骨骼时代,市场爆发点在于个人用户
欧美等发达国家康复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早,适合康复机构使用的牵引式/悬挂式机器 人厂商众多,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竞争格局趋于稳定且市场趋于饱和。近年来兴起 的外骨骼式机器人,基于仿生学和人体工程学设计,在患者的后期康复和残疾人辅助 方面治疗效果和用户体验更加卓越。据测算,美国就有约 189 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外骨骼不仅适合康复中心等机构用户,而且在个人用户普及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1) Rewalk 与 EKSO 先后通过了 FDA for person 的认证;2)机械外骨骼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已经获得美国军方的权威认可,有望纳入退伍军人保险;3)美国首家保险公司 公布将外骨骼机械人纳入保险范围,外骨骼有望全面纳入医疗保险。
国内康复机器人行业尚处于幼稚期,百亿市场亟待开发
国内尚处于机构用户普及阶段,进入到临床应用的只有牵引式/悬挂式康复机器人。 保守潜在市场空间约 180 亿,三大因素助力市场增长:1)国民收入的增长和居民医 疗保健意识的提高,而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占比例仅 1.7 人/10 万人,康复机器人是解 决我国康复医疗行业现有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2)国内各知名高研院所及 企业加大研究,康复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呈上升趋势,陆续有新产品上市,在中低端 市场有一定保有量;3)在医保覆盖范围及保险比例不断提高,医疗器械国产化趋势, 以及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标准中明确要求三级康复医院配备等利好政策不断催化。
未来康复机构特别是民营性质大量兴建,为国产化创造巨大的发展契机
近年来,国家政策对社会资本办医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康复医院以其人才要求 低、盈利周期短、易复制扩张的优点极易受到社会资本的青睐,截止目前康复医院中 民营占比已经达到 58.1%。我们认为,未来民营医院将成为采购康复机器人主力,相 较于公立医疗机构渠道壁垒高且建设费用高,更加注重设备的功能性、可靠性、对价 格不敏感的特点,民营医疗机构采购周期短且规模化,更看重性价比,国产康复机器 人以其高性价且合作方式灵活将率先切入民营康复机构市场。
康复医疗机器人是未来几年投资大机遇
我们认为,国内康复机器人行业市场空间广阔,是未来几年投资大机遇。目前行业处于导入期,行业内各企业纷纷跑马圈地,产业格局还没有形成。那些具备技术和制造 先发优势,同时积极搭建民营销售渠道(不论是与代理商长期合作,还是直销网络建 设),合作模式灵活的公司将率先受益行业爆发,成为国产化进程中的龙头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