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老牌国资药企,收购外资工厂

 

 

01

老牌国资药企收购外资企业

加码保健品


近日,新华制药发布公告,拟收购荷兰营养品集团NovoSana(Europe)B.V.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挪亚圣诺(太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挪亚圣诺”)75%股权。


收购完成后,新华制药将成为挪亚圣诺的控股股东,挪亚圣诺将纳入新华制药合并报表范围。具体收购方案、交易价格等将根据尽职调查、审计及评估结果并经交易各方协商后确定。

公开资料显示,挪亚圣诺所属的荷兰爱联康营养品集团成立于1996年,2009年,挪亚圣诺落户江苏太仓,主要从事omega-3 EPA&DHA营养油脂精炼和生产等,是中国唯一拥有欧洲管理团队的鱼油精炼工厂。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鱼油精炼企业目前普遍在规模和技术上都与海外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国内鱼油企业长期集中在中低端产品或饲料级鱼油生产粗加工赛道。


作为一家已成立81年的老牌药企,新华制药不仅是全球重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生产和出口基地,及国内重要的心脑血管类、抗感染类、中枢神经类药物生产企业‌,其在鱼油领域也有10余年发展历史。


从产品看,新华制药瞄准的是中高端市场。据悉,新华制药目前已有三款高纯度鱼油保健品上市,正在形成从高纯度EPA、高纯度DHA、混合鱼油原料到相关保健品、药品的全产业链战略布局。

华制药在公告中提到,此次拟收购的挪亚圣诺从鱼油国际贸易到国内自主生产加工,积累了丰富产业资源,生产技术与生产控制水平行业领先,是中国Omega-3营养油脂精炼和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


《2024-2029年中国鱼油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鱼油市场规模大约为254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308亿元。中国作为鱼油制品的重要消费国之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鱼油市场规模达到62.31亿元,同比增长25.78%,国民对鱼油产品的多元化市场需求仍保持较高增速。


新华制药认为,自身鱼油产业与挪亚圣诺具有高度互补性和协同性,此次股权收购符合其在大健康板块的战略规划与布局,有利于实现产业链延伸,若收购完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新华制药在鱼油产业方面的整体运营效率及市场竞争力。


 

02

净利润曾连续12年增长

今年首度下滑


加码制药业务之外的鱼油产业背后,是新华制药增长疲软的利润水平——从2012年起,新华制药每年的归母净利润都保持了增长态势,直到今年。


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新华制药实现营收约20.02亿元,同比增长9.67%,同期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下降35.6%。今年前三季度,新华制药累计营收67.34亿元,同比增长3.64%,同期归母净利润约3.44亿元,同比下降12.22%。


1997年,新华制药在深交所上市,早期以解热镇痛类药物,尤其是布洛芬、扑热息痛等原料药为核心,凭借低成本和规模优势迅速扩展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主营业务结构相对单一。


之后,新华制药逐步加大原料药出口业务,成为中国重要的布洛芬原料药出口企业。到2010年前后,其原料药业务受到国际大宗药品价格波动影响,业绩一度出现压力。


业绩承压背景下,新华制药逐步调整业务结构,发展制剂产品,并在心血管、消化系统、抗感染等领域推出系列品种,形成从原料药到制剂的垂直整合模式。在原料药与制剂双轮驱动下,新华制药2012年至2023年12年里的归母净利润始终保持正增长。


新华制药在解热镇痛类原料药和制剂领域保持国内领先,在国际市场也有较强竞争力,但在高端制剂、创新药物等领域仍缺乏突破性成果,这也是其当前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之一。


据悉,新华制药建成了六个研发平台,其中就包括营养保健品、新型给药系统、小分子创新与转化、抗体与抗体偶联,以及精准医疗、转化医学等。

 

新华制药涉足营养补充剂等大健康产品的时间较早,但布局效果有限,未带来明显业绩增长。此次收购外资鱼油精炼厂家是其加码非药业务的举措之一,后续交易如何展开,以及顺利收购后如何提升其盈利贡献仍是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