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医药行业寒冬会在2025年结束吗

不止在中国,国外,美国医药行业这几年也不行。MNC砍了不少AVC等管线,减少和国内CRO企业合作。


当然中国CRO企业订单的上升,并不是说明这一行业是技术高深,只不过说明中国人力成本减低,但是国外药企对政策,利益驱动政策异常敏感,一旦美联储加息或者其他变动,国内CRO变动异常大。


一段时间,由于集采,很多人以为made in China , for US 是药的最好走向。但是国外的行情显然也不是那么如意,投资者不那么容易忽悠了。


国内寒冬从2023年开始迅速走向寒冬。很多医药销售代表被裁。


 最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政策驱动行业洗牌:国家集采等政策持续深化,其规则正从早期的“唯低价是取”向 “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 优化。这迫使企业必须告别过去依赖单一品种或渠道优势的模式,转向比拼真正的临床价值和成本控制能力。一些无法适应这一变化的企业,如江西润泽药业,甚至因资金链断裂而陷入破产危机。

· 资本逻辑生变:前几年医药板块经历深度调整,公募基金持仓比例一度跌至低位。资本变得更为谨慎和理性,不再轻易为“故事”买单,而是更看重切实的临床数据和商业化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