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批集采进入开标时间。
01
第十一批集采即将开标
据现场公告栏信息,第十一批7:00开始预检和签到;7:30-10:30受理申报资料(二楼安检、三楼递交材料);10:30申报信息公开(三楼主会场9:45凭券入场)。
10月22日,国采办在“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企业申报注意事项”中特别提到,考虑到中选规则一、二、三依次进行,中午间隙时间短,信息申报大会结束时间也可能较晚,会场备有简单点心。
02
“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
第十一批集采覆盖55个品种,明确坚持“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的原则,且全程坚持公开透明。
具体来看,第十一批集采出于稳临床考虑,优化报量方式,医疗机构既可以按通用名报量,也可以具体到厂牌。
10月11日公示信息显示,55个品种公司厂牌达812个(仅63个无厂牌报量);另据国家医保局此前消息,4.6万家医疗机构中,有77%的量报到了厂牌。
第十一批集采涉及企业在450家左右,平均每个产品约14家企业展开竞争,按照14进9预估,预计大部分企业有望获得中选资格。
不过,也有9个品种的竞标企业数量超过20家,其中二羟丙茶碱注射剂、头孢唑肟注射剂、法莫替丁注射剂,竞标企业超过40家。
从企业参与度来看,据Insight数据库统计,石家庄四药、福元医药、倍特药业、华海药业、齐鲁制药涉及产品较多,参与竞争的原研品种也超过25个。
在保质量方面,本轮集采提高投标资质门槛,通过首次提出要求企业需具备两年以上的同剂型上市销售或放行记录,并强调对投标药品生产线在两年内无违反GMP规范的要求,确保中选企业具备可靠的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和市场供应经验。
此外,集采中选后,药监部门将把中选药品纳入重点监督检查范围,开展中选企业检查和中选产品抽检“两个全覆盖”。
在反内卷上,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为锚点,缓解“地板价”内卷问题;对于每个品种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将要求其对报价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8月5日,国家医保局特别发出“预警”,提示企业做好自身成本收益核算,坚持理性报价。
引发普遍关注的还有在入围复活之外,新增未入围复活机制——同时满足3个条件(1.需求量≥厂牌均值;2.非同组最高顺位;3.接受同组最高拟中选价/平均值/锚点价)的有效申报但未入围企业,可获得拟中选资格,根据拟中选价格获得一定比例的首年机构需求量。
据华招医药网统计,本次公示的企业中约22.44%的厂牌需求量≥各厂牌平均值,也就是说这些穿鞋企业最终有望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中选。
在防围标上,第十一批集采对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采取约束措施,将存在股权关联、委托生产、批件转让等6类情形的企业视为一家,防范存在关联的企业合谋报价;同时探索引入“首告从宽”机制,破除围标企业间的利益同盟。
依据最新修订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围标串标行为将被顶格处理,直接被评定为“特别严重失信”,企业所有产品挂网资格将受到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国采办此前强调,虽然按照集采政策,医疗机构应优先使用中选药品,但是“优先使用”不等于“只使用”,集采协议量一般为医疗机构报量的60%-80%,剩余用量由医疗机构自主选择采购中选或非中选药品。
本次集采也明确,采购周期内(自中选结果执行之日起至2028年12月31日),非中选药品(含新获批药品)如符合本次申报资格要求,接受不高于同品种最高中选价的,采购执行中不再作为非中选药品统计。
上药、国药、通用等流通企业也已经来到了现场,竞标药企之外,医药流通商的集采品种争夺赛也在进行中。
网络维护及推广:沈阳捷瑞广告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