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11月1日起,医院收费大调整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继续在全国推进。

01

检验项目收费调整

最新价目表公布


近日,湖南医保局发布《关于规范治理调整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

图片


湖南上述文件明确,落实国家医保局规范治理要求,调整“MTB/RIF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检测”“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生物芯片检测结核耐药分子检测4个检验类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

此前,湖南曾对此次调价公开征求意见,对比征求意见稿,部分项目价格有所上浮。

图片

其中,结核耐药分子检测的一类价格和基准价格,分别由征求意见稿的80元和70元,上调到100元和90元。

文件还明确,长部省属医疗机构按所定一类价格执行,各地应对照价格基准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超过15%制定本地区最高政府指导价,县域内医疗机构原则上按基准价下浮15%执行,为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可统一按价格基准下浮10%执行。

此次价格调整属于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第六批)的落地动作。据观察,目前全国多地正在积极推进此轮价格治理工作。

部分地区执行情况如下:

广东省广州市,1015日执行

图片

山东省济南市,1015日执行

图片

河南省平顶山市,1015日执行

图片

广西壮族自治区1015日执行

图片


02

检验市场面临变革


当前,检验市场正在经历重塑。

一方面是价格改革的影响仍在蔓延。

截至目前的六批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中,三批都将焦点放在了检验项目上。除上述项目外,还涉及血栓弹力图试验(TEG)、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色谱法加收)B-纳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糖类抗原测定、癌胚抗原测定(CEA)、甲胎蛋白测定(AFP)等诸多内容。

此外体外诊断试剂集采也在数年间进一步扩围,生化试剂、化学发光等多领域大品种实现降价。

另一方面是重复检验、过度诊疗的问题得到纠正。

去年,国家医保局通报多家医院,其中检验领域的过度诊疗问题突出。根据通报内容来看,多家医院存在向无相关疾病风险的患者开具对应检测项目,或者短期内要求患者对相同或类似项目重复检测的情况。

例如,β2微球蛋白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指标,甘肃某医院向6万多名无肾脏疾病风险的患者普遍开展“β2微球蛋白测定。胱抑素主要用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微小损伤、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及其他肾小球早期损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但该院向近4万名无肾脏疾病风险的患者普遍开展胱抑素测定

强监管叠加DRG/DIP、检验结果互认等新规的推进之下,重复检查等问题大幅减少。

03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全国推进


当前,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持续深化。

1015日起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公布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首轮动态调整方案的通知》开始执行。其中共调整267项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了体现医疗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降低了设备物耗为主的项目价格。

至此,内蒙古、浙江、四川三个新增试点均已实施首轮调价。

根据《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2025年,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分类管理、医院参与、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成熟定型,价格杠杆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长期以来,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属地管理,地区间价格项目数量、内涵、颗粒度差异较大,部分地区按操作流程、岗位分工等拆分价格项目,不利于医疗机构计费,不利于患者付费和监督管理,也不利于兼容新技术。

去年以来,国家医保局陆续发布立项指南,统一指导各地规范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中鼓励新技术发展,推动人工心脏、脑机接口等医疗黑科技从临床试验走入大规模应用推动医疗影像资料上云联通,助力云存储、云计算技术等快速普及

同时,检验领域也将迎来相关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国家医保局近期在解读会现场明确,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加快编制检、辅助操作等立项指南,指导各地医保部门在2026年整体完成对接落地工作。

伴随新规的不断落地,医院收费也更加科学、合理。

END